益亨资讯

News

益亨资讯

News
益亨资讯
粮价飞涨助推全球大通胀
2021.07.02

2020年8月至今,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粮食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超过35%,绝对水平距离2008年、2011年的高点仅“一步之遥”。主要粮食作物中,玉米、大豆价格已飙升至历史百分位的92%、89%,小麦、稻谷的价格也双双大涨。截至6月18日,玉米价格涨幅已高达100.6%、大豆价格涨幅也接近50%。


由于粮食价格可以直接影响CPI中的食品项价格,并间接影响CPI餐饮服务价格,粮价上涨常常推升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压力。


2020年以来,受粮价大涨推动,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快速飙升。以俄罗斯为例,在粮价上涨的冲击下,占CPI比重高达26%的食品项同比增速稳定在7%上下;CPI食品项价格的大幅上涨,对整体CPI同比的贡献高达2个百分点,并带动后者一路涨破6%。除了俄罗斯外,受粮价上涨推动,巴西、墨西哥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CPI同比也纷纷升至近年来高位。


粮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,让部分经济体难以忍受。作为全球农业大国之一的俄罗斯,为了平抑国内物价,于1月4日将大豆出口关税税率提高至30%,并在接下来数月连续上调大麦、玉米的出口关税税率。与俄罗斯类似,为了控制通胀,阿根廷将大豆出口关税税率从30%上调至33%,巴西也宣布免除对玉米及大豆的进口关税。


粮食作物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及饲料、生物燃料生产等;由于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,粮价受供给端影响较大。以大豆和玉米为例,虽然具体用途存异,但基本集中在食品加工及饲料、生物燃料生产等领域。除了大豆、玉米外,小麦、稻谷等的需求用途也多来自食品加工等,波动相对较小。相比需求端,粮食作物供给端的弹性更大。从大豆的供需数据来看,产量的波动远大于消费量。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,使得粮价受供给端影响较大。


回溯历史,粮价在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时期,容易因产量受损、大幅上涨。粮食作物的生产对天气依赖度高,产量容易在极端天气时期大幅下滑。例如1983、1988、1996年,伴随极端天气拉尼娜现象的出现,美国、巴西、阿根廷等产粮大国的主产区气温高企、降雨大减,导致大豆、玉米等的产量大幅下滑,价格飙涨。除了极端天气外,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,也容易导致粮食作物产量锐减、价格大涨。


2000年以来,受各种政策红利推动,由大豆、玉米等生产的乙醇、生物柴油的产能大幅扩张。截至2019年,全球生物燃料产量达到了269万桶/日,已经成为原油的主要替代品之一。生物燃料与原油的替代关系,也使得油价持续上涨时期,大豆、玉米等的价格“水涨船高”。


由于农业大国美国、巴西双双受拉尼娜现象影响,遭遇严重干旱冲击,主要粮食作物面临较大的减产风险。巴西权威机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(CONAB)的预测显示,巴西2020/2021年度玉米产量预计由1.064亿吨大幅萎缩9.4%至9639万吨。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(NOAA)发布预警,拉尼娜现象或在年底“卷土重来”。极端的天气,使主要粮食作物持续面临减产风险。


巴西、阿根廷、印度等主要农业产区的疫情反复,导致部分粮食产量受损,巴西的大豆生产是典型代表。受制于疫苗供应不足等,上述经济体年内疫情反复或仍是常态。此外,俄罗斯等若延续或加强粮食作物的出口限制措施,也将加剧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供应的紧张局势。


对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而言,粮价的持续大涨,将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。对于大部分新兴经济体而言,粮价上涨的同时,本币贬值也可能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。

地址:厦门市湖里区岭下路1号中海福林集团大厦202单元 网址:http://www.easyfunds.com.cn 电话:0592-5719656 传真:0592-5719685
微信二维码

益亨投资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3544号